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朱庆余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是一首著名的诗篇:“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
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。”
“洞房昨夜停红烛”
,“洞房”
当然是指新婚夫妇的婚房,但是“洞房”
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作为婚房的代称的呢?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。
汉乐府民歌《孔雀东南飞》中有这样的诗句:“其日牛马嘶,新妇入青庐。”
“青庐”
是青布搭成的帐篷,东汉至唐代的婚俗是搭起一座青庐,供新婚夫妇交拜,因此最早的洞房就叫“青庐”
。
至于“洞房”
,原本并不指婚房。
“洞房”
一词最早出自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姱容修态,絙洞房些。”
意思是美人有着俏丽的容貌,美妙的体态,在洞房中缓缓走动。
此处的“洞房”
是指深邃而豪华的内室。
东汉桓谭所著《新论》一书中写道:“居则广厦高堂,连闼洞房。”
“连闼”
是一重接一重的门,和“洞房”
的意思一样,都是形容深邃的内室,因此“洞房”
常常和“高堂”
、“广厦”
连用,用来指称王公贵族们豪华的宅第,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“洞房”
一词仍然沿袭了最原始的语义。
西晋文学家陆机在《君子有所思行》中有“甲第崇高闼,洞房结阿阁”
的诗句,北周文学家庾信在《和咏舞诗》中有“洞房花烛明,燕余双舞轻”
的诗句,这是“洞房”
第一次和“花烛”
联系起来,但是此处的“洞房”
仍然跟婚房无关,而是指舞者在幽深的内室里舞蹈的场景。
从唐朝开始,“洞房”
开始频频出现在诗文中,但仍然不是特指新婚之夜的婚房。
除了原始语义之外,也用来形容女人所居的闺房,比如王建《秋夜曲》:“秋灯向壁掩洞房,良人此夜直明光。”
或者指男欢女爱的场所,甚至更多的是指娼家的场所,比如乔知之《倡女行》:“莫吹羌笛惊邻里,不用琵琶喧洞房。”
王琚《美女篇》:“遥闻行佩音锵锵,含娇欲笑出洞房。”
都是指娼妓所居的地方。
“洞房”
因其幽深,有时还用来指代僧人的山房,比如王维《投道一师兰若宿》:“洞房隐深竹,清夜闻遥泉。”
大约到了中唐时期,“洞房”
才开始指新婚之夜的婚房。
比如刘禹锡《苦雨行》:“洞房有明烛,无乃酣且歌。”
顾况《宜城放琴客歌》:“新妍笼裙云母光,朱弦绿水喧洞房。”
就是形容新娘的装束和洞房行乐的情景。
从此之后,“洞房”
取代了“青庐”
,成为新婚之夜婚房的代名词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顾珞是宁国公府最小的姑奶奶,奈何生母出身卑贱,更不为宁国公老夫人喜欢,这些年里,没少被人欺负上一世,她和承恩侯世子有自幼的婚约,没想最终却落得避居妾位,不得善终重生一世,她便是费尽心机也不要再嫁到承恩...
异星都市大创业,诸雄争雄,热血仙侠爽文。本文不换地图打怪升级,是一个完整大剧情,不喜欢看剧情流的金主大人们勿进。燕狂夫意外之下,穿越到异星,没有系统等金手指,带领同学和女友等人马大力发展科学工业文明,造飞机,产导弹,炼制星空战舰和机甲重铠,征伐修仙世界,遍插红旗万古星空,保护人族荣耀。...
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,销声匿迹几年后,逆天强者强势回归都市,再度掀起血雨腥风!简单粗暴是我的行事艺术,不服就干是我的生活态度!看顶级狂少如何纵横都市,书写...
长夜将至,邪恶在耳边低语放弃吧,历史就此终结,你的努力毫无意义此乃天命。闻言,少年拔剑而起,光耀九幽。我,才是天命!...
隔着两栋楼可以听见别人说的梦话,坐在办公室可以听清别人的密谋,这样的人进了官场,只要将特长运用得当,想不官运亨通都难啊。...
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,宏图霸业俱往矣烽燃起,南宋铁血战路,盛衰兴亡看今朝林胜南,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,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,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。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...